比亞迪的成功的背景?
點擊率:44次 發布日期:2023-09-13 11:47:22 標簽:比亞 背景 成功“成功秘訣”。
1
“水滴石穿,非一時之功”
比亞迪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離不開各種因素的影響。
首先必須說的是,比亞迪“技術宅”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這點很關鍵。
消費者們對于“技術流”的選手,普遍存在好感,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比亞迪就是一名妥妥的“技術宅”。比亞迪以電池起家,手握電池制造的核心技術,做到了當時電池行業的老大,后來收購秦川汽車之后,正式進軍汽車行業。
雖然“身份變了”,由一個電池生產商變成了汽車企業,但比亞迪沒有“忘記老本行”,利用自己在電池領域的優勢,聚焦新能源汽車領域,走在自主品牌的最前列,并且比亞迪生產的電池不僅自己用,還給別人用,與很多車企進行合作。所以時至今日,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成就,可以說是“無人能比”,這是比亞迪最最核心的優勢。
其次,比亞迪彌補自身劣勢,“揚長補短”。
“比亞迪大法”雖然好,但在很長一段時間,汽車外觀設計和品控質量,卻是比亞迪的“短處”。
比亞迪早期推出的車型,出現很多質量問題,對比亞迪品牌形象造成極大打擊,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尤其是在父輩的那些人中,基本是“談迪色變”......后來比亞迪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加強了產品品控,通過幾代車型的更迭,才慢慢消除此前的“不良影響”。
比亞迪車型的外觀設計,同樣存在著巨大爭議,也曾被其他媒體認為是“銷量上不去的罪魁禍首”,后來比亞迪請來了奧迪前設計總監沃爾夫岡艾格,隨著比亞迪王朝概念車的推出,比亞迪擁有屬于自己的家族式設計語言,顏值直線上升。
先是宋MAX一炮打響,如今已經成功躋身萬輛俱樂部,在MPV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后來隨著越來越多新車上市,比亞迪已經掀起浩浩蕩蕩的“反攻”,以全新一代唐為例,自2018年6月底上市以來,在短短6個月內收獲了59,799輛的成績,“有顏才有銷量”,所言確實不假。
最后,比亞迪“很幸運”地搭上了新能源市場發展的快班車。
隨著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新能源汽車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旋律,各個國家為了刺激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出臺了很多相關政策,中國也不例外。
從2009年開始,政府開始實施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從2014年開始,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實施,還有新能源免費牌照、雙積分政策等等,直接刺激了新能源市場的快速發展。自身實力加上政策利好,這是比亞迪新能源“笑傲江湖”的資本。
2
比亞迪還需應對挑戰
當然,比亞迪前進路上,挑戰一直都在。
第一,混動領域。日系雖然是一把“混動”好手,但是由于售價的原因,其實在中國市場沒有廣泛普及,不過從本田第十代雅閣銳混動上市之后,售價直接下探到20萬元區間以下,釋放出一個重要訊號,或許日系混動未來會壓低售價“大舉來犯”,屆時混動領域的競爭將會出現另一番局面。
第二,純電動領域。在國內市場,比亞迪已經“樹敵太多”,首先是北汽新能源的崛起,北汽新能源最近兩年頻頻發力,已經反超比亞迪,建立起自己的優勢;其次是其他傳統車企紛紛入局新能源領域,典型如吉利、奇瑞、眾泰等,正在追趕比亞迪的步伐;最后的挑戰可能來自于特斯拉,一旦特斯拉正式國產、售價降低,或許對比亞迪間接造成威脅,還有造車新勢力們,同樣不可小覷,當然,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第三,燃油車領域。其實比亞迪更擅長造新能源汽車,從最新銷量占比來看,比亞迪的新能源車型已經超過傳統燃油車,不過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燃油車仍然是汽車市場主流,但是在燃油車市場,比亞迪優勢不夠明顯,相對于其他主流自主品牌來說不夠突出,所以未來還需要在燃油車領域“再添一把火”。
總之,對于現在的比亞迪來說,都是好消息,2018年超額完成目標,2019年取得了開門紅,所以機遇也好、挑戰也罷,比亞迪所需要的就是懷揣理想、一直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