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材料屬于能源專業嗎?
點擊率:0次 發布日期:2023-09-13 14:36:08 標簽:材料類專業屬于工科,包括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等專業。材料學是研究材料組成、結構、工藝、性質和使用性能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為材料設計、制造、工藝優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學依據。
材料專業主要課程有:
(1)工科的基礎課--高等數學、普通物理、線性代數等;
(2)專業基礎課--物理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等;
(3)專業課--材料研究方法、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工程基礎等
半導體化學材料主要分為以硅、砷化鎵、碳化硅和氮化硅為代表的三代主要材料:
第一代:硅(Si)、 鍺(Ge)
用硅元素制造的半導體器具有耐高溫和抗輻射性能,廣泛應用于信息處理和自動控制等領域,目前全球95%以上的半導體器件仍然是以硅材料作為基礎功能材料。
第二代:砷化鎵(GaAs)、磷化銅
隨著移動通信發展,推動了第二代主流半導體材料砷化鎵、磷化銅發展,該材料由化合物合成,具有優異的光電性質,廣泛應用于通信領域。
第三代:碳化硅(SiC)和氮化鎵(GaN)
21世紀以來,逐漸研發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又稱寬禁帶半導體材料,主要包括碳化硅、氮化鎵、砷化鎵等,相比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具有禁帶寬度大、熱導率高、材料環保等優勢。
干冰降溫是物理方法。
化學方法,主要是通過溶解吸熱來實現。過去沒有冰箱時,很多化學實現,需要低溫都是推薦化學方法,逐級降溫。硝酸鉀,氯化鈣,醋酸鈉 硫代硫酸鈉溶于水都吸熱降溫,但具體效果,工藝和成本自己看吧,硝酸銨是最好的。氯化氨和氫氧化鋇固體混合效果也很好。
人造纖維。是用某些線型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做原料,直接溶解于溶劑或制備成衍生物后溶解于溶劑生成紡織溶液,之后再經紡絲加工制得的多種化學纖維。 服裝材質是服裝材料與其表面質地的簡稱,在服裝設計的3個基本要素造型、色彩和材質中,材質是組成服裝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也是服裝造型設計依存的媒介。
電塑料
材料新秀--導電塑料
導電塑料一般分為結構型和復合型兩大類。結構型材料合成工藝較復雜,成本較高,目前價格相當昂貴,是一種真正意義的導電塑料,研發一旦突破技術瓶頸,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法想象的影響。
復合型是由導電性物質與高分子材料復合而成。該類別成本稍低,可以滿足各種成型要求,是一類已被廣泛應用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結構型導電塑料
復合型導電塑料
復合型是由導電性物質與高分子材料復合而成。該類別成本稍低,可以滿足各種成型要求,是一類已被廣泛應用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復合型導電塑料根據導電填料的不同可分為:抗靜電劑系、晶須系、金屬系(各種金屬粉末、纖維、片等)、碳系(炭黑、石墨等),可以根據制品電阻值的不同要求進行調節生產。
抗靜電劑填充型
抗靜電劑填充型產品的優點是制品著色不受限制,其中低分子型抗靜電劑對產品性能影響不大,其表面電阻率為1010-1013Ω。但低分子抗靜電劑填充型產品的電性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喪失。
一、按有無加工轉換可分為三類:
1、一次能源;
2、二次能源;
3、終端能源。
二、按人類使用的狀況又可分為二類:
1、常規能源;
2、新能源。
三、按對環境的污染程度又可分為清潔能源和非清潔能源。
四、按來源可分為:
1、來自地球以外天體的能量,其中最主要的是太陽輻射能;
2、地球本身蘊藏的能量,主要有地熱能和原子核能;
3、地球和其他天體相互作用而產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新能源材料專業就業更好。新能源材料專業是適應我國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而設立的。新能源材料專業就業廣泛。新能源材料學生畢業生后,可以在新能源、新材料、光伏發電、儲能器件、電動汽車、光電照明顯示、高端裝備制造等企業事業單位的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應用研究、產品研發、工藝與器件設計、生產技術和管理崗位工作,或在相關科研院所、高校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所以新能源材料專業更好就業。
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氫能源汽車。
推薦《化學學報》,SCI期刊 《化學學報》被以下數據庫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14) SCI 科學引文索引(美)(2016) 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2013) Pж(AJ) 文摘雜志(俄)(2014)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
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 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 期刊榮譽: 百種重點期刊;中科雙高期刊
一、按有無加工轉換可分為三類:
1、一次能源;
2、二次能源;
3、終端能源。
二、按人類使用的狀況又可分為二類:
1、常規能源;
2、新能源。
三、按對環境的污染程度又可分為清潔能源和非清潔能源。
四、按來源可分為:
1、來自地球以外天體的能量,其中最主要的是太陽輻射能;
2、地球本身蘊藏的能量,主要有地熱能和原子核能;
3、地球和其他天體相互作用而產生的能量,如潮汐能。